一、試驗方法A和方法B的暴露方位暴露朝向應面向赤道,并應根據暴露試驗的目的從下列條件中選擇與地平線的傾斜角度:
a)在沒有權威規定情況下,測定全球大部分中緯度區域太陽總輻射量的年最大值時,與地平線的
傾斜角應是該位置的緯度減100,
b)在北緯400和南緯400范圍測定太陽總紫外輻射的最大值時,與地平線的傾斜角應是50~100;
注:在赤道附近的中緯度沙漠地區測定年最大太陽總紫外輻射量,其傾斜角比較接近于以該位置的緯度除以2。
c)介于與地平線成100~900的任何其他規定角度。
注:c)可用于獲得與特殊用途相關的結果;例如,垂直暴露可用于模擬建筑物表面的條件,45。暴露可用于與已建立的數據庫進行比較。
二、暴露場地:方法A和方法B的試驗場地
1) 暴露試驗的場地應位于遠離樹木和建筑物的空曠場地,對于面向赤道、傾斜角為450的暴露,在
2) 東、西或赤道方向上的遮擋物(包括相鄰的支架)對向的垂直角應不大于200,或在兩極方向上不應大于450。
3) 對于傾斜角小于300的暴露,在兩極方向上的遮擋物對向的夾角不應大于200。除非輔助條件要求,否則推薦使用天然土壤遮蓋物,例如,在溫帶使用草,在沙漠區域使用經穩定化處理的沙。植被的高度應保持較低。
4) 此外,對于某些用途,為了評估生物生長、白蟻和腐朽植被的影響,可能希望在叢林或森林區域非空曠地進行暴露。在選擇這些場地時,應注意確保:非空曠場地足以代表一般環境;暴露裝置和選用的方法基本不影響或改變環境。
5) 注:為了獲得最可靠的結果,自然暴露試驗宜在一系列不同環境下的場地進行,尤其是那些與最終應用條件非常相似的環境氣候條件見10.2。
6) 方法C的試驗場地:方法C所需要的菲涅耳反射聚能試驗設備最好在干燥、陽光充足即年日照時間大于或等于3500h的氣候下使用,且試驗場地年相對濕度的日平均值小于30~6、為獲得加速老化的最佳水平,用方法C進行增強太陽輻射試驗,要求直接輻照度至少為太陽總輻照度的80%。
7) 注:在中度到高度散射太陽輻照度區域內使用方法C裝置將會顯著減少試樣靶板的紫外輻射,雖然可以根據相關性得到可接受的結果,但這種損失可能大大降低所獲得的暴露加速程度。
8) 正如在ISO/TR9673中所討論的,中到高濕度水平和城市大氣的懸浮微粒導致太陽直接輻射(光束部分)的散射,結果導致紫外光被散射到半球形天頂內,使方法C裝置的平面鏡系統(見圖2)無法聚集直射光束。
9) 試樣的安裝:除非另有規定,應將測試顏色和機械性能變化的試樣暴露在自然狀態下。
10) 除非要求使用背板、支撐(見5.1)或模擬使用條件(見5.2),否則應對試樣進行無背板或支撐(除了需要保持位置的情況)暴露,其背面應向空氣敞開。
11) 如果需要在試樣背面使用背板或一般支撐,應認為暴露試樣是由試樣和背板/支撐組成。
12) 注:由于背板影響試樣非暴露面的熱絕緣,故背板或普通支撐可能會對暴露試樣的溫度產生顯著影響。
13) 如果材料的預期用途需要與規定的背板材料直接接觸,可以修改試驗。